⇥ 042920:波蘭:晴:旅居波蘭1798天 ⇤
“Water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all nature 水是所有自然的動力. Water is Life 水是生命.”
因為去年酷熱的夏季和缺雪的冬季再加上今年乾燥的春天,波蘭正面對可能影響作物的嚴重乾旱。雖然政府說飲用水仍不到擔憂的階段但是節約是必須,空氣中難免有著一些憂患的氛圍。其它國家如德國也面對乾旱的難題。德國環境部長就說若今年再有乾旱「將會是災難性的」。
這幾年乾旱已經是“例常”的事但越發嚴重的情況是全球暖化給我們的警示。水文學家估計到了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會生活在水資源緊張的條件下。到時生活裡將面對的連鎖問題將排山倒海的來到,糧價上漲飲水短缺只是冰山一角。
如今的我們太過習慣打開水龍頭就有水流出。那個水井取水使用的日子早已留在小時候的時空顯得如此遙遠(年少者或許根本只在書本裡看到照片)。這個習慣讓我們忘記了水不是必然的擁有而是大自然的賜於強求不得。沒有電,生活還是可以繼續還是可以適應。沒有水,人類無法存活。但我們對水的便利取得太過理所當然,對水資源短缺的危機太過事不關己。
便利的危害又何嘗只是出現在水資源上。
小時候洗手沖涼用的是肥皂,沖的是冷水澡唯有生病了才會煮熱水放水桶來個難得的熱水澡。沐浴露、熱水器等都是上了中學和大學畢業後才有的事。去菜市場菜販肉販用的是報紙為包裝,買醬油食油是拿瓶子去雜貨店裝購。塑膠袋、塑膠瓶裝的食用油記憶中好像也是到了中學才有的事。
然後我們漸漸習慣了新來到的它們漸漸的覺得它們是一開始就那麼“自然”的存在而忘了其實它們也只不過才走入生活二三十年從奢侈品變成了“必須”品卻忽略了漠視了這些“便利”背後對生活對地球的長遠危害。所以我們迎來了塑膠海浪、面對了乾旱危機。然後“便利”轉換成其它的不便再嚴重的成了威脅生存的局面。
2025年實在不遠。但,我們又做了些什麼?武漢肺炎已經讓全世界“忙”得沒空理睬全球暖化的問題氣候保護措施難免被擱置。但今年的旱季卻已蓄勢待發或許將帶來另一波災難。
這地球實在越來越讓人憂心。:-(
photo: Bydgoszcz old town
“Thousands have lived without love, not one without water.” – H. Auden